美国白宫《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安全与经济实力》事实清单:
- 对核心盟友基本无限制:美国的 18 个核心盟友,如欧洲国家、日本、韩国等,技术出口几乎不设限,可不受限制地采购美国的先进 AI 芯片。
- 对部分国家限制算力:除上述核心盟友外的绝大多数国家,如新加坡、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在 2025 年至 2027 年间每个国家最多可获得约 50,000 个英伟达 H100 GPU 的总算力限制,但每个实体每年购买低于 1700 个高级 GPU 的芯片订单不需要许可证,也不计入这些国家芯片采购上限,主要是针对大学、医疗机构、研究组织等无风险用途的芯片订单。
- 对特定国家严格限制:对被认为对美国构成威胁的国家,如中国大陆、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几乎全面禁止进口美国厂商生产的 AI GPU 芯片,严格限制其使用美国先进芯片进行 AI 训练,禁止通过走私或非法渠道获取关键技术。
- 通用验证最终用户(UVEU):满足高安全性和信任标准且总部位于紧密盟友和合作伙伴国家和地区的实体可以获得该状态。凭借这一认证,这些实体可以将其全球 AI 计算能力的 7% 放置在任何一个第二组国家和地区,但总的在第二组算力比例不得超过 25%。
- 国家验证最终用户(NVEU):满足相同安全要求,且总部位于非相关国家 / 地区的任何目的地的实体,可以申请该身份,使他们能够在未来两年内购买相当于多达 320,000 个高级 GPU 的计算能力。
- 非 VEU 实体:位于美国亲密盟友以外的非 VEU 实体也仍然可以购买大量 AI 计算能力,但最多可以获得相当于每个国家 / 地区 50,000 个高级 GPU。
近期,美国白宫发布的《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安全与经济实力》事实清单,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透过清单中的各项举措,美国在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中的重重忧虑展露无遗。
在芯片出口政策层面,美国实行的分级限制策略极为显著。其 18 个核心盟友,涵盖欧洲多国、日本以及韩国等,在技术出口方面享有极大便利,能够毫无阻碍地采购美国先进的 AI 芯片。而对于其他众多国家,如新加坡、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在 2025 至 2027 年期间,每个国家所能获取的英伟达 H100 GPU 总算力上限约为 50,000 个。不过,针对大学、医疗机构及研究组织等出于无风险用途的芯片订单,若每年采购的高级 GPU 数量低于 1700 个,不仅无需许可证,也不会被纳入采购上限统计。但对于被美国认定为威胁的国家,像中国大陆、俄罗斯、伊朗和朝鲜等,美国则近乎全面禁止其进口本国厂商生产的 AI GPU 芯片。美国这般区别对待的根源,在于其对丧失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主导权的深深恐惧。毕竟,强大的芯片算力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支柱,美国企图借此限制特定国家的芯片获取,从而迟滞这些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进步伐,稳固自身的领先优势。
美国设置不同用户认证及相应权益的做法,也深刻折射出其内心的隐忧。通用验证最终用户(UVEU)被许可将自身全球 AI 计算能力的 7% 配置于第二组国家,且在第二组国家的算力占比不得超出 25%;国家验证最终用户(NVEU)则具备在未来两年内购置多达相当于 320,000 个高级 GPU 计算能力的资格;即便是非 VEU 实体所在国家,也被划定了一定的芯片获取上限。这种看似精细的分级管理架构,实则是美国在谨慎把控技术流向,唯恐技术过度扩散,进而危及自身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掌控大权。
美国积极构建国际生态系统,与部分国家政府就 AI 开发、部署和使用达成具有共享价值观的合作安排。参与签署的政府,其芯片采购上限能够翻倍。这一行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强化与盟友的纽带关系,更为关键的是,美国意图借此打造以自身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标准与规则体系,其背后是对其他国家另起炉灶、形成对抗性技术阵营的担忧,因为这极有可能削弱美国在全球的话语权。
在模型权重转移和闭源模型保护方面,美国严禁将高级闭源大模型的模型权重转移给不受信任的参与者,同时精心制定安全标准,全力守护先进的闭源 AI 大模型。这清晰地彰显出美国对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度珍视,深恐竞争对手获取关键技术,进而实现技术上的弯道超车。
总而言之,美国的这一系列政策,归根结底是源于对技术霸权旁落、经济利益受损以及全球影响力衰减的惧怕。然而,这种基于恐惧而制定的政策,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负面连锁反应。全球科技格局或许会因此走向分裂,贸易摩擦与冲突也将大概率加剧,全球科技合作与创新的进程必将遭受严重的阻碍。倘若美国真心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的良性发展,或许应当摒弃这种过度防范的狭隘思维,转而以更为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共同挖掘人工智能的无穷潜力,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积极力量,而非在保护主义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阻碍全球科技发展的大势。